【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】晋城市检察院: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检察环节
□本报记者 郜晋龙
连续5次获评全国检察机关“文明接待室”、持续5年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保持100%、首创“检察办案全过程矛盾化解”、年度办理司法救助案件数从27件到217件……近年来,晋城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践行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,落实好“三个善于”,让矛盾纠纷在检察环节高质量化解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
■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百分百
近年来,市检察院把群众信访工作作为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、倾听群众呼声、化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工作,通过严格落实制度要求,及时回应群众诉求,依靠释法说理、上门听证和司法救助等措施,依法公正妥善处理案件,真正实现了情同此心,为人民群众“打开心结”“去除心病”。
努力把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做到百分百,不仅思想认识要提升,建章立制同样必不可少。
全市控告申诉检察干警借助信息化平台“网上信访系统”和“统一业务应用系统”,建立群众信访工作台账,逐条登记群众信访信息、收到时间、答复时间、答复方式和答复内容等信息,实现一本台账查到底。
制定出台《全市检察机关“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”工作规定(试行)》《关于以开展“三零”单位创建为抓手,进一步深化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工作的意见》,建立答复机制,实现“简单信访高效办,重点信访精细办”,院领导包案化解重复信访案件,不断提高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的答复质效。
从“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”到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,从程序性答复到办理结果答复,从电话答复到上门听证……5年来,市检察院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工作持续保持百分百,大幅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■首创“检察办案全过程矛盾化解”
“我已经做好蹲监狱的准备了,这个改判让我重获新生。”“是你们让我走出了仇恨”……这些质朴的话语,是发生在全市检察机关“检察办案全过程矛盾化解”工作故事分享会上的片段。
“检察办案全过程矛盾化解”是晋城检察机关的首创。
2023年全市检察长会议上,市检察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李晓波提出“把化解矛盾纠纷贯穿于检察办案全过程”这一全新工作理念,将“检察办案”与“矛盾化解”第一次紧密结合在一起。该院第八检察部迅速行动,通过制发《关于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“办案全过程矛盾化解”工作的通知》,以突出首办环节、突出精准施策、突出矛盾化解“三个突出”,将“检察办案”与“矛盾化解”高度结合,为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提供了路径。
针对不服法院裁判申请监督案件或申诉的案件,创建“走心式”接访模式,由执法办案工作经验丰富的检察官负责,聘请退休检察官充实团队力量,逐案开展受理前的审查工作,站在申请人的角度看待案件判决结果。
针对审查后法院判决无明显错误的案件,通过“一声老哥(大姐)、一句关怀”,“热心、耐心、用心”地解释法律规定,开展说法说理,化解群众心结,减少信访人“诉累”。
“‘检察办案全过程矛盾化解’,在依法办案的同时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,让案结事了落地生根,赢得了多方赞誉。”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负责人说。
■司法救助案件数翻了8倍多
近年来,市检察院将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作为“品牌”工作重点打造,积极开展刑事检察与司法救助衔接工作,同步排查审查逮捕、审查起诉阶段司法救助线索,针对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的生活困难被害人及其近亲属,在检察机关办案环节全部开展救助,确保“应救尽救,应救即救”。
针对“见义勇为”荣誉获得者开展国家司法救助专项活动,通过排查近年来的“见义勇为”荣誉获得者名单和事迹,发现司法救助线索积极开展核实,共开展救助11件,让这些在危难中奉献了人间大爱的“最可爱的人”,感受到检察机关的“关心”。
与妇联、残联、退役军人事务局、团委等单位会签文件,建立了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多元救助协作配合机制,对因案致贫返贫的脱贫监测户、妇女、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,开展多元国家司法救助工作,努力实现“救一时”到“救长远”的转变。其中,毋某某等4人国家司法救助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十大典型案例》。
从“解群众燃眉之急”到“多元救助长效帮扶”,已经成为市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常态。全市检察机关年度司法救助案件数也从27件提高到217件,数量翻了8倍多。
下一步,全市检察机关将深入践行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,进一步拓宽检察为民的方法渠道,方便群众依法表达诉求,做好群众的“法律顾问”,助力解决人民群众急、难、愁、盼问题,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贡献检察力量。